法律知識
legal knowledge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子女撫養(yǎng)
以法律視角談談對非親生子女撫養(yǎng)問題的應對方式
作者:未知時間:2021-07-30
一、第一時間做親子鑒定
發(fā)現配偶有婚外情,應理性對待,要學會寬容,盡最大的努力維系夫妻關系。如感情確因此而破裂要離婚,懷疑小孩與自己沒有血緣關系,在處理小孩的撫養(yǎng)問題上,建議先帶孩子去做親子鑒定,費用大概2600元至3000元。做親子鑒定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1、不要只帶孩子的指甲、毛發(fā)、牙刷等物品去做親子鑒定,以免造成親子鑒定的證明力出現問題。如在張凱訴張曉薇,第三人李惠贈與合同糾紛一案【案號:(2019)粵03民終12077號】,法院認為張凱主張其與張曉薇不存在親子關系的唯一依據為《廣東南天司法鑒定所STR基因檢測報告》,但該報告所依據的檢材中,張凱稱“張曉薇”的毛發(fā)并非系張曉薇本人到鑒定機構提供,不能證明該毛發(fā)屬于張曉薇,因此,張凱實際并未依法完成提供必要的證據證明張曉薇與其不存在親子關系,張凱并未完成舉證責任,依法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從判決駁回張凱的訴訟請求。
2、應帶孩子本人去做鑒定,同時帶上身份證、結婚證、孩子出生證或戶口本或身份證等信息,鑒定報告要有兩人的照片或頭像。
3、鑒定報告不要出現“本鑒定不能用于司法訴訟”等字樣,曾有類似案例因此而被法院認定不具有親子鑒定的證明力。
4、對于涉及撫養(yǎng)費的訴訟,有親子鑒定并不代表訴訟一定會勝訴,但親子鑒定報告是起訴前可以取得的最重要的一份證據。
二、保留與配偶溝通相關事宜的證據
特別是第一次與配偶溝通時,盡量采取錄音的方式,日后的溝通,盡量使用微信、QQ等可以留取證據的方式。如果可以,取得配偶書面認錯的悔過書、承諾書類的書面證據更好。
三、可否要求返還撫養(yǎng)的費用及返還標準
因為與小孩沒有血緣關系,因而不存在法律上的撫養(yǎng)義務,可以要求女方返還撫養(yǎng)孩子的費用。但在確定撫養(yǎng)費返還金額時,法院一是看原告方對撫養(yǎng)費給付情況的舉證,如無法舉證證明,法院則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雙方的經濟收入、離婚時共同財產分割情況、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等酌情予以處理。也有案例直接按照當年度的消費支出標準判決返還相應的金額。
在2019年深圳市前海區(qū)人民法院判決的案例中【案號:(2019)粵0391民初2494號】,法院直接根據原告轉賬的款項直接計算撫養(yǎng)費金額并據此作出判決;在2020年上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的案例中【案號:(2020)滬02民終11030號】,法院認為在長期共同生活中,無法保留每筆開支的憑證,結合原告的收入水平及孩子生活所需,參考上海市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酌定返還的撫養(yǎng)費總額為30萬元。
但要注意的是,有法院認為在共同撫養(yǎng)階段,應予返還的撫養(yǎng)費費用應僅為一半。如上所述的上海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案例中,法院認為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雙方共同撫養(yǎng)孩子,共負撫養(yǎng)費,因此判決女方返還撫育費總額的一半給男方。
四、可否同時起訴女方和第三者?
對此,有案例以侵權的案由,男方同時起訴女方和第三者,要求第三者承擔連帶責任。在2020年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的案例中【案號:(2020)蘇01民終4866號】,法院認為子女的生父與女方通謀欺騙男方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二人以上依法承擔連帶責任的,權利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
五、可否要求女方和第三者賠禮道歉
筆者認為,因為系侵權類案件,可以要求對方賠禮道歉,但暫未搜索相關案例。有法院認為賠禮道歉會使事情公開化,不利于孩子成長,如在2019年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qū)人民法院判決的案例中【(2019)魯0213民初5782號】,法院認為賠禮道歉可能會使孩子不是父親的親生子女這一事實公開化,可能會對各方均造成不利影響,且法院已經通過支持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方式彌補原告的精神損失,因此對于原告主張賠禮道歉的訴訟請求,法院不予支持。另有法院認為出軌不屬于民事法律行為,而賠禮道歉是民事法律責任之一,因而不適用,如2020年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qū)人民法院判決的案例【(2020)甘0111民初901號】則屬于這種情況。
六、可否要求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
法院一般認為此種欺詐性行為給當事人帶來了身心的損害,且違反了夫妻忠誠義務,因此支持該項請求。但判決精神損害賠償的金額一般為5萬左右,僅有在兩個孩子均為非親生子女關系等惡劣情形,法院頂多判決10萬元的精神損害賠償金。
要注意的是,如果不是在婚姻存續(xù)期間懷孕的,法院可能會認定沒有違反夫妻間的忠誠義務,不支持相關精神損害賠償金。如在2019年福建省閩侯縣人民法院判決的案例中【案號:(2020)閩0121民初455號】,法院認為女方婚前生育的孩子是婚前與他人同居而生的,并不是婚后與他人發(fā)生不正當男女關系所為,其行為不違反婚姻法第四條關于“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的規(guī)定,故男方要求女方賠償其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00元的訴訟請求,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法院不予支持。
七、可否撤銷對孩子的贈與
筆者對此只討論單純的贈與合同,不討論含有贈與條款的離婚協(xié)議的撤銷問題。
通說認為此種情況下因存在欺詐、重大誤解,可以撤銷相關贈與,但要注意盡快提起訴訟,最好在知道相關事由90日內提出,法律規(guī)定贈與之日起5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在2020年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判決的案例中【案號:(2020)京02民終6127號】,一審法院認為2011年5月10日的公證《贈與合同》系男方、女方與孩子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其文字表述中多處出現“父母”“兒子”的表述??梢?,男方將其財產贈與孩子的意思表示,是在其確信系其親生兒子的前提下作出的。依據訴訟中否認親子關系的司法鑒定結論,男方對其與孩子的親子身份存在重大的認識錯誤,男方根據該認識錯誤作出的贈與的意思表示屬于重大誤解。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之規(guī)定,男方因重大誤解,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2011年《贈與合同》。關于除斥期間,法院認為,親子關系是基于血緣產生的事實和法律關系,該關系在具備法律規(guī)定的外在表現形式后,非依合法有效的證據,任何人均無法通過自身的意思表示進行否認或排除。同時,親子關系也不同于一般的民事法律關系,可以以懷疑或他人告知的形式確定真實情況。就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生物學親子鑒定結論是唯一可以排除親子關系的法律依據。法院認為男方收到鑒定結論之時,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與孩子沒有生物學父子關系的時間。故男方主張撤銷贈與合同未超過法定除斥期間,因而判決贈與合同撤銷。但二審法院認為,該《贈與合同》簽訂時間為2011年5月10日,如男方認為該公證《贈與合同》的簽訂存在重大誤解,其可于知道或應當知道重大誤解的事由起三個月內行使撤銷權,但最長除斥期間自民事法律行為發(fā)生之日起不能超過五年。依此規(guī)定,不管男方是否存在重大誤解,或者何時知道的孩子非其親生子,只要在簽訂《贈與合同》的五年內未行使撤銷權,撤銷權即消滅。根據本案查明的事實,截止到2016年5月11日,簽訂2011年《贈與合同》的民事法律行為已超過五年,在此五年內男方未行使撤銷權,故其撤銷權已消滅,對男方要求撤銷《贈與協(xié)議》,法院不予支持。
八、可否撤銷離婚協(xié)議中的財產分割條款
對于是否可以撤銷離婚協(xié)議中的財產分割條款,司法實踐中有不同的處理結果。有法院認為這是欺詐性或因重大誤解做出的條款,因而可以撤銷,如在2021年開封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的案例中【案號:(2021)豫02民終347號】,法院認為男方在與女方簽訂離婚協(xié)議時并不知道女兒不是其親生女兒的事實,,基于重大誤解在財產分割上作出了較大讓步。男方2020年9月21日委托司法鑒定所進行DNA親子鑒定,才知道生育的小孩不是其親生女兒的事實,其于2020年10月13日向法院提起訴訟,未超法定期限。女方關于男方要求撤銷協(xié)議的請求已超訴訟時效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法院不予采納。但在2020年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判決的案例中【案號:(2020)滬02民終11030號】,該法院則認為,雙方共同財產不宜重新分割,理由如下:首先,雙方于2012年12月18日簽訂了離婚協(xié)議,直至2020年5月,男方才起訴要求撤銷該協(xié)議,已經超過最長5年的除斥期間,故撤銷權已消滅。其次,男方對孩子血緣的誤解與其在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的處分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值得探討。且從雙方實際共同的財產分割結果來看,雙方所分得的財產并未明顯失衡,尚難以看出男方對財產分割進行了讓步,亦難以看出孩子血緣對雙方的離婚財產分割具有重大影響。
從上述的兩個案例不同的處理結果看,若想爭取撤銷離婚協(xié)議中的財產分割條款,首先必須注意一定要及時行使撤銷權,最好自知道之日起九十日內起訴;再次,需要證明孩子的血緣性和撫養(yǎng)權左右雙方財產分割的因素。
九、親子關系否認之訴的應用
通過提起親子關系否認之訴,從法律層面上徹底切斷與孩子的親子關系,日后無撫養(yǎng)義務、監(jiān)護義務。反之,孩子對男方亦不再有贍養(yǎng)義務且不再是男方的法定繼承人。
十、結語
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因為親子關系問題產生的家事矛盾越來越突出。對于涉及親子關系的糾紛,筆者認為沒有確切的證據的情況下,應謹慎提出親子關系否認之訴,以維持家庭關系的穩(wěn)定性。因為訴訟一旦啟動,不可避免地傷害到家庭關系和其他社會關系,不利于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